7月7-11日,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举办2025年“下一站,硅所”大学生夏令营活动(第一期),吸引了来自全国百余所高校的1300余名优秀大学生报名,最终有436余名同学入选。夏令营活动中,同学们观看各研究中心负责人介绍中心科研情况、聆听专家学术报告、云游课题组、与导师和师兄交流互动,接受学术滋养、扩展科研视野,增进对研究所了解。
7月7日,上海硅酸盐所副所长史迅出席开营仪式并致欢迎辞,他向大家介绍了研究所的整体发展情况与研究生培养特色,表达了对各位入营学员的欢迎并鼓励同学们报考上海硅酸盐所,为我国无机材料建设事业增添力量。
研究生部副主任陆彩飞作所情与研究生培养情况介绍,详细为同学们介绍了研究所的历史沿革,科研成果与研究生招生、培养、毕业、就业情况。
研究中心介绍环节,前沿基础研究部、结构陶瓷与复合材料工程研究中心、特种无机涂层研究中心、信息功能材料与器件研究中心、人工晶体研究中心、透明陶瓷研究中心、能源材料研究中心、生物材料与组织工程研究中心、古陶瓷与工业陶瓷工程研究中心、无机材料分析测试中心、新材料中试研发中心的中心负责人与导师代表详细介绍了各实验室、中心的研究方向,科研成果、导师队伍以及研究生培养、就业等情况。
夏令营期间共开展了9场学术报告。7月8日,施剑林院士作题为《无机纳米材料可以治疗肿瘤?》的报告,系统阐述了纳米材料在肿瘤治疗中的独特优势;所长苏良碧研究员作题为《光功能晶体的创新发展、极限制备与应用》的报告,介绍了光功能晶体在极端性能优化中的创新路径;章健研究员作题为《大尺寸/复杂形状透明陶瓷及其应用》的报告,聚焦透明陶瓷的精密成型技术,探讨了其在航空航天、国防等领域的不可替代性。报告后同学们就材料规模化制备、生物相容性等关键问题与导师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7月9日,史迅研究员作题为《塑形无机非金属与热电材料》的报告,系统介绍了其团队在无机塑形材料在新型热电材料设计与性能优化方面的突破;严雅研究员作题为《电解水制氢用高活性水氧化催化剂设计与应用》的报告,重点阐述了高效、稳定电解水制氢用催化剂的设计策略与实际应用前景;曾毅研究员作题为《扫描电镜技术研究》的报告,深入探讨了先进扫描电镜技术在材料微观结构与成分分析中的最新应用与发展趋势。
7月10日,刘建军研究员作题为《数据与知识驱动的电化学储能材料智能创制》的报告,介绍了如何利用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加速电化学储能材料的研发;王根水研究员作题为《铁电陶瓷材料与电子元器件应用研究》的报告,分享了铁电陶瓷材料在电子元器件中的最新科研进展与应用。吴相伟研究员作题为《固态二次电池研究进展》的报告,介绍了固态电池的最近研究进展。
夏令营期间,学生们在线上观看了50个课题组的视频介绍,在课题组老师和同学的带领下,大家云游实验室,观摩各种科研设备,了解最新科研动态,加深了对各课题组科研方向和科研进展的了解。
学员们还和所内导师和研究生进行线上交流,邀请一线青年导师与2023级优秀在读研究生,让同学们深入了解导师对研究生的指导情况、研究生在读期间科研、学习和生活的情况,为同学们介绍了所内研究生的生活全貌。在结营仪式上,各位同学纷纷表达自己在本期夏令营的感悟,他们表示本次夏令营共同见证了上海硅酸盐所材料科学的魅力与活力,让同学们深入了解了研究所的科研平台;与导师、学长们的真诚交流更让大家感受到了硅所浓厚的学术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