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English   |  中国科学院 |ARP
首页 简介 管理部门 科研部门 支撑部门 研究队伍 科研成果 成果转化 研究生教育 党建与创新文化 科普 信息公开 OA系统
科技信息
导热垫【高性能·绝缘型】...
水泥气凝胶——未来建筑新...
科研团队发现新型铁电材料
英国研究发现石墨烯在环境...
科学家首次使用机器学习研...
苦守8年 这家企业为第三代...
首个嵌入织物的纤维泵制成
低压“人造肌肉”材料运行...
“机器化学家”带来科研新...
全钙钛矿叠层太阳电池有了...
第十一届储能国际峰会举办...
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主要面...
韩国发现玻色-爱因斯坦凝...
国外发现储氢性能更好的金...
我国科学家设计了一种智能...
现在位置:首页>新闻动态>科技信息
利用3D打印技术建立一种收集并分析汗液的可穿戴微流体系统
发布时间: 2023-05-23 09:46 | 【 【打印】【关闭】

  我们流出的汗液中含有与生理健康状况相关的重要信息,可以为脱水、疲劳、血糖水平,甚至是囊性纤维化、糖尿病和心力衰竭等严重疾病提供线索。

  传统的汗液收集方法是使用吸收垫或微孔管压在皮肤表层,然后用收集带在汗液从皮肤中流出时将其捕获。然而,这一过程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以及昂贵的实验室设备。因此,广泛的应用受到了限制。之后,科学家们开发的可穿戴式汗液传感器解决了其中一些挑战,但这些设备仍然是一次性的。当汗液在设备中充满时,就必须停止工作。

  近日,发表在《Sciences Advances》上的一篇最新研究中,来自夏威夷大学的研究团队在汗液分析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他们利用3D打印建立了一类独特的表皮微流体设备,能够制造具有复杂架构的流体组件,并为可穿戴式汗液传感器提供了全新的设计模式,展示了微流体设计空间的潜力。

  在这项新研究中,研究人员受临床血液采样中使用的真空容器启发,利用3D打印技术开发了名为“Sweatainer”的可穿戴型汗液传感器。它的大小类似于儿童贴纸,可以收集汗液,并通过集成各种传感器以类似于先前可穿戴式汗液感应系统的模式分析汗液,从而让用户能够实时监测自己的健康状况。

  Sweatainer的一个独特之处在于它“多次提取”汗液的收集方法,可以收集多个单独的汗液样本,并直接在设备上进行分析,这打破了先前只能作为一次性设备的限制。

  该团队表示,这一进步不仅使汗液收集更为有效,当与现有健康监测方法相结合后,可以为开发用于家庭的测试设备提供更多可能性。

  文章来源:科技部生物中心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版权所有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沪ICP备05005480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502006565号
长宁园区地址:上海市长宁区定西路1295号 电话:86-21-52412990 传真:86-21-52413903 邮编:200050
嘉定园区地址:上海市嘉定区和硕路585号  电话:86-21-69906002 传真:86-21-69906700 邮编:201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