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English   |  中国科学院 |ARP
首页 简介 管理部门 科研部门 支撑部门 研究队伍 科研成果 成果转化 研究生教育 党建与创新文化 科普 信息公开 OA系统
科研动态
上海硅酸盐所2022年度“十...
上海硅酸盐所在固态锌离子...
上海硅酸盐所在碱性析氢催...
上海硅酸盐所在高电压层状...
上海硅酸盐所在亚稳相...
上海硅酸盐所在高电压低温...
上海硅酸盐所在氟化固态锂...
上海硅酸盐所在陶瓷基锂氟...
上海硅酸盐所在无机生物墨...
上海硅酸盐所在浮区法生长...
上海硅酸盐所召开“国家重...
上海硅酸盐所召开2023年度...
上海硅酸盐所与复旦大学合...
上海硅酸盐所预测发现数十...
上海硅酸盐所2022年度获批...
现在位置:首页>新闻动态>科研动态
上海硅酸盐所举办第三期“材思·午间沙龙”活动
发布时间: 2023-02-20 21:24 | 【 【打印】【关闭】

  214日,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在嘉定园区“弘扬科学家精神展厅”举办第三期材思·午间沙龙活动,主题为空间实验技术与生物材料的碰撞,邀请生物中心郇志广研究员、晶体中心张明辉副研究员作主题报告。所务委员、国重前沿基础部主任史迅,生物中心副主任朱钰方、中试研发中心副主任丁栋舟、科技综合处处长刘军、副处长沈沪江等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科研骨干、研究生等50余人线上线下参加活动。活动由青促会小组承办,科技综合处、人力资源处、所团委、所工会协办,所青促会小组成员、马红石副研究员、王有伟副研究员共同组织。 

  郇志广作题为“无容器技术制备高性能硅基生物活性玻璃研究”的报告。高性能硅基生物活性玻璃是精准再生医学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之一,然而传统的制备技术很难实现对组成与关键理化特性的较大范围调控,生物材料与组织工程课题组基于与空间技术相关课题组的长期紧密合作,在国际上率先开展并完成一系列地面无容器技术制备硅基生物活性玻璃研究,取得多项创新性研究成果。 

  张明辉作题为“空间材料实验技术及其应用”的报告。空间微重力效应能够抑制对流、避免沉降、获得无容器效应,是制备新材料和亚稳结构的理想环境,空间材料课题组基于在航天型号装置领域的研究历史和基础,自主设计并研制成功了空间站高温材料实验柜和静电悬浮实验柜。高温柜最高加热温度可达1600℃,在国际上首次实现在轨X射线透射观察,提供大温场、大温梯、快速冷却等材料制备条件,可在微重力条件制备大尺寸材料。静电悬浮柜可加热到2500℃,实现熔体的深过冷,可在微重力下开展热物性测量。同时,以与生物材料与组织工程课题组的合作为例,探讨了如何更改好的利用空间站两项实验装置开展材料科学研究的方法。 

  朱钰方研究员谈到,两个课题组合作将无容器技术应用到生物材料制备及性能精确调控中,具有创新性和新颖性,是基础研究和高技术研究的融合发展的成功案例之一。丁栋舟正高级工程师认为午间沙龙的形式新颖、气氛融洽,有利于创新思维碰撞,提出研究所在空间材料与应用技术方面的积累,或可与晶体制备设备的改良发生碰撞,同时期待能够形成空间生物材料等新的交叉学科。 

  史迅点评并作活动总结。他表示,研究所在空间材料科学实验方面搭建了高水平研究平台,未来还需进一步加强拓展平台的功能和内涵。两位报告人分享了空间实验技术与生物材料研究的成功合作经历,为未来空间站材料实验的开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他希望,通过“材思·午间沙龙活动”的持续举办,促进研究所基础研究和高技术研究进一步融合发展,促进成果产出,推动无机非金属材料学科发展。 

史迅总结讲话

郇志广研究员作主题报告

张明辉副研究员作主题报告

朱钰方研究员、丁栋舟正高级工程师作点评,现场科研人员交流研讨

线下会场

版权所有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沪ICP备05005480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502006565号
长宁园区地址:上海市长宁区定西路1295号 电话:86-21-52412990 传真:86-21-52413903 邮编:200050
嘉定园区地址:上海市嘉定区和硕路585号  电话:86-21-69906002 传真:86-21-69906700 邮编:201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