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新闻动态>综合新闻

上海硅酸盐所举行学习习近平在科学家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中心组(扩大)专题学习会

发布时间: 2020-09-16 09:45 | 【 【打印】【关闭】

  9月11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京主持召开科学家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就“十四五”时期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听取意见。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在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引发强烈反响。9月14日,上海硅酸盐所举行党委中心组(扩大)学习会,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研究制定研究所“十四五”规划和中长期发展规划工作。党委中心组成员、院士、老中青科研人员代表、党支部书记、科技管理部门负责人等30余人参加了专题学习会。党委副书记(主持工作)、副所长董显林主持学习会并作总结讲话。

  学习会上,与会人员重温了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观看了《中国科学家的奋斗宣言》短视频。与会人员认识到,此次科学家座谈会是党中央着眼“十四五”时期以及更长一个时期的科技事业发展而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充分反映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科技创新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对科技工作者的殷切期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准确把握科技创新与发展大势,深刻分析我国科技发展面临的形势与任务,对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提出了明确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出的“四个面向”和“两个更加”等一系列重要论断和系统论述,为研究所谋划“十四五”规划和中长期发展规划提供了根本遵循。

  交流研讨中,所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董绍明结合当前中美贸易战的时代背景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科学技术是解决方案,创新是第一驱动力”,就科研工作者的自身要求与定位谈到:一是要认清当前的形势,肩负起历史使命;二是做好本职工作,解决当前材料领域的“卡脖子”问题;三是传承老一辈科学家精神,进一步推动人才队伍建设。他表示,“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青年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要不遗余力推举各类人才,使人才活力竞相迸发,向科学的广度和深度进军。

  副所长苏良碧结合国际关系和科研实际,共勉全所科研人员,针对国家安全问题、“卡脖子”问题等国家面临的实际困难,同舟共济、共克时艰,迎难而上,围绕国家需求作出自身应有的贡献。同时,基础研究应久久为功,为从0到1的原始创新作出重大贡献。

  副所长吴成铁结合科研方向和分管工作谈到,习近平总书记鼓励对科学研究的求证精神,科研工作应“穷理以致知,反躬以践其实”。座谈会上新提出的“四个面向”体现了党中央和国家对人民生命健康的高度重视,体现了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也昭示着生物医药未来大有作为。在国际合作领域,应进一步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实施更加开放包容、互惠共享的国际科技合作战略。

  副所长王东表示“科学家有祖国”强烈激发了科技工作者的爱国情怀,广大硅酸盐所人应牢固树立“人民科学家”、“人民研究所”的坚定信念。同时,从事科技工作应该深刻理解“四个面向”中“面向”蕴含着主动作为的含义,认真思考“面向”什么?如何“面向”?真的“面向”了吗?要主动担当作为,在国家急需的重大科技问题面前勇挑时代重任,不断攻坚克难。

  能源材料研究中心主任温兆银研究员,高性能陶瓷和超微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前沿基础研究部主任史迅研究员,前沿基础研究部副主任、国家重点实验室党总支书记陈航榕研究员,特种无机涂层研究中心主任于云研究员,信息功能材料与器件研究中心主任王根水研究员,透明陶瓷研究中心副主任(主持工作)章健研究员,青年科技人员代表马名生副研究员,综合办公室主任彭芳等也作了交流发言。

  董显林在总结讲话中,对与会人员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有感而发给予了充分的肯定。结合自身科研工作和管理工作实际,指出习近平总书记讲话中的关键词:“基础研究”、“人才”、“创新”。关于人才工作,中美科技之间最大的差距是人才,尤其是顶尖的科学家。研究所要花力气引进优秀的科学家和青年人才。同时,把现有人才培养好,使用好,给青年人更多的信任和包容,严管厚爱相结合,培养新一代领军人才。在引进和培养人才方面,全所上下要形成合力,达成共识,引入更为开放更为灵活的机制,形成良好氛围,使所内更多人才脱颖而出,研究所才能可持续和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讲话高屋建瓴,为我所科技创新工作下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四个面向”与研究所科研工作密切相关,研究所“十四五”规划和中长期发展规划的制定应当坚持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乘势而为。他要求各部门通过各种形式学习领会总书记讲话精神,真正学深悟透讲话的思想内涵和精神要义,不忘科技报国的初心和使命,以国家发展、民族复兴为己任,作出科技工作者新的更大的贡献。

董显林主持学习会并作总结讲话

董绍明院士讲话

学习会现场